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用“砒霜”治白血病获突破拿下国际大奖 专家详解原理

2016-12-14 07:16:29来源:中原网
字号  

这种治疗方式已在我国使用了40多年

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邢进 谷长乐 通讯员 王晓凡)鹤顶红(砒霜)、断肠草、蒙汗药,这些常出现在古装剧里的“毒药”,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一提到它们,想必很多人都会不寒而栗。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毒药”都是“双刃剑”,毒性虽大,但只要经过科学、严格地炮制、配伍、控制用量,并找准适应病症,就能治病救人。

据上海血液研究所官方网站报道,12月5日在美国圣地亚哥,美国血液学会(ASH)颁发了本届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获奖人员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陈竺教授(卫生部原部长),以及巴黎圣路易医院的Hugues de Thé教授,以表彰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古装剧里的毒药

成为现代的救命药

我们在电视剧中听过鹤顶红、砒霜、断肠草,这些毒物的出现频率颇高,让人印象深刻,知名度最高的传统毒药大概要数砒霜了,而鹤顶红其实也是砒霜,不过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呈红色,又叫红矾、红信石,有剧毒。

白血病俗称“血癌”,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凶险、病程发展最迅速,致死率很高。AP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是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血液疾病。陈竺团队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三氧化二砷系砒霜主要成分)对APL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达到基本“治愈”标准。

砷就是俗称的砒霜,通常来说是一种可致死的毒药,ATRA为全反式维甲酸。陈竺团队还从分子机制上揭示了如何避开正常细胞将ATRA和砷剂是分别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病分子PML/RARα,将其诱导分化和凋亡,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三氧化二砷是我们国家自主发明的在世界上也是首创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3型白血病)的特效药物。它的临床使用历史已经有了将近45年,据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魏旭东介绍,实际上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提到了三氧化二砷的应用,《本草纲目》里的砒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砷剂,当时主要治疗各种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疾病。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是省内较早使用这一方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医院,魏旭东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韩太云药师发现一位赤脚医生用砒石的提取物在民间治疗各种肿瘤,当时是作为外用药物来使用的,后发展成为针剂。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陈竺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获得很高的成功率。90年代,王振义和陈竺提出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疗法,使千千万万白血病患者因此得以存活。

“90年代,我和院长听说了之后专程去买了几十针剂的药物。”魏旭东介绍,回来给一位情况危急且多次复发的白血病患者使用,仅一个多月就好转,“随后我们院就开始运用这种疗法进行白血病治疗,目前已经是国内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常规办法”。

促使细胞“改邪归正” 已治愈10万多例患者

在这种方法大规模应用前,国际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不过化疗死亡率较高,效果不够理想。对于这种治疗方式的原理,魏旭东用了一个通俗例子介绍,“化疗就像炸弹,好的坏的全部炸掉损失惨重。而这种疗法类似于和平谈判,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让敌人投降”。

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其作用是促使肿瘤细胞“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砒霜作用的靶点和维甲酸一样,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选择性作用,明确的靶点,能诱导细胞一定程度的分化,用量比较大或作用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能引起细胞凋亡。

把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在一起使用,就是“双诱导”。三氧化二砷发现到应用至今已经有将近45年的历史,已经治愈了10万多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成为国内医院的常规治疗办法,这种药物2010年已纳入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用药目录,“价格便宜、疗效好,一天大概100元,基本一个多月就可以稳定病情”。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