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片医”乔中伟在新郑市龙湖镇山后杜村村民家中为患者诊断病情。乔中伟是新郑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片医”,为山后杜村600多户提供上门医护服务。本报记者 史长来 摄
本报讯 (记者李旭兵 屈 芳)2012年,我省医改进入“深水区”。下一步医改如何向纵深发展?1月14日,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在郑举行,副省长赵建才出席会议并讲话。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加强县、乡、村基层医疗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仍是今年我省医改重点投入的领域,对于群众关心的取消以药补医问题,今年在县级医院试点,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1
县级医院到2013年要新增床位6万~7万张
为实现群众“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今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倍增计划”持续实施,新增县级医院建设项目10个,同时新增卫生院建设项目50个,并启动乡镇卫生院“温暖工程”,实施600所乡镇卫生院取暖设施和房屋保暖工程改造项目。提升村卫生室,今年省卫生厅将继续扶持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将剩余的7607个行政村村卫生室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扶持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实现标准化。
按照规划,到2013年年底,全省县级医院床位将由7万张扩展到14万~15万张,千人口床位数要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县、乡两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也分别要提高10个百分点。
2
持续加强农村卫生建设 持续加大惠民力度
医改3年来,我省新农合保障水平在全国持续领先,今年力度继续加大。
今年全省新农合人均筹资,将由去年的230元提高到290元,参合农民在乡级、县级、市级和省级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80%、70%、65%。住院补偿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同时提高大病保障水平,一次性住院花费超过6万元报销比例提高到80%,10万元以上提高到90%。
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全省农村卫生人才培养“51111”工程。对于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落实编制、兑现工资、明确待遇,保护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继续实施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工程。重点做好全省305所二级以上医院对108所县医院、301所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工作。将制定实施卫生支农管理意见和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手段和监督机制,将卫生支农与职称晋升挂钩,调动城市医师支农积极性。
3
取消以药补医由乡到县再到全省
按照卫生部的部署,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今年全国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而在我省,去年全省所有政府办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均已实行零差率销售。去年9月,焦作的沁阳修武两个市县还作为全国试点,率先启动了县域内整体医改,在县级医院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省卫生厅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底,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
▲▲相关·回顾
三年新医改 群众实惠多
本报讯 (记者屈 芳 李旭兵)去年是医改三年五项重点任务的收官之年。三年医改我省百姓获得了哪些实惠?1月14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医改三年来,中央和我省地方财政相继投入专项资金达641.3亿元,我省医改工作亮点纷呈。
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省参合农民7804.46万人,参合率96.96%,全年累计补偿医疗费用128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农合全省跨区域直补,住院费用补偿封顶线达10万元,全省所有农村儿童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6种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比例达90%。
新农合按病种付费试点成效显现。全省30家试点医院共收治按病种付费患者2.5万例,比按项目付费次均住院费用降低1806.48元,下降44.86%。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持续实施农村卫生体系建设“五年百亿”工程,落实县级医院建设项目131个,总投资80亿元,已投入使用35个。完成了2089个乡镇卫生院和4.27万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初步建立。完成了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采购,近两年让利群众药品费用23亿元。
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5元,在全国率先将婚前保健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
优质卫生资源持续扩增。两年来,省市医疗机构投入122亿元,新增床位4万余张。
据统计,目前全省千人口医院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48张、1.65人、1.29人,比2008年的2.54张、1.2人、0.97人有显著增长,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
【作者:记者 李旭兵 屈芳 编辑:张丽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