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心通桥|政务集群|健康|旅游|彩票|教育|思享汇|拜祖频道|名企|房产|财经|郑州日报|郑州晚报
搜索
心通桥首页 新闻发言人 查看内容

郑大5年将投入3亿 振兴重点学科培养人才

2011-10-26 11:20| 发布者: zz2011| 查看: 872| 评论: 0

摘要: 东方今报讯 “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郑州大学的支持。”中科院院士、郑州大 ...

东方今报讯 “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郑州大学的支持。”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说。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鞭策着国人。5年投入3亿元,实施“郑州大学重点学科振兴行动计划”;邀请世界名校的名师大腕,给郑大学子直接授课;研究生规模逐步达到1.6万人……目前,郑州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行动已悄然展开。

如何培育重点学科 5年3个亿 郑大要打造“拳头”学科

对高校来说,重点学科专业无疑是它的“拳头”产品。

高水平的学科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一所大学就没有“拳头”和核心竞争力。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郑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两个学科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结束了河南高校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历史。目前,全省共有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郑大有6个。

10月19日,《郑州大学重点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获得通过,正式实施。

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表示,未来除“211”工程建设项目经费外,学校另筹集专项资金用于该振兴计划,一期工程年投入6000万元,以5年为期,共投入3亿元,目前资金已经到位。

“振兴计划”预计2011年~2015年为一期工程,计划建成10个左右国家重点学科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

“振兴计划”下设“学科建设攀登工程”、“学科队伍强军工程”、“科学研究跃升工程”、“国际合作交流工程”、“创新人才质量工程”五个工程。将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术骨干可能到郑大来挂职任学术副院长,参与指导学科建设。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设立“创新学分” 为拔尖学生配导师

郑州大学化学系大四学生闫灿灿,已被保送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了。

闫灿灿的“一种催化分子氧氧化制备2,2’-二硫联二苯并噻唑的方法”已在今年3月申请专利,正在与企业洽谈专利转让。该项目也获得河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一等奖。正是因为闫灿灿科研突出,“创新学分”高,使她在免试推荐研究生上,获得了更多优势。

在郑州大学,像闫灿灿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会是大量的。”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说,高端人才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创新性,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又勇于投身于创新实践。

为了鼓励学生创新,郑州大学设立了“创新学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发明创造、发表论文,不仅可折算成创新学分,还能冲抵选修课学分。

学校还特别关注“尖子生”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的培养,对排名前5%左右的拔尖学生,将给予重点关注和重点培养,配备一对一的导师。

如何引进大师构筑人才高地 大师纷至沓来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此话虽短,却深刻地道出了办好大学的本质。

今年,郑州大学聘请张海和二月河担任美术学院和文学院的院长,引起了广泛关注。

申长雨表示,之所以请两位大师级人物担纲院长,是因为大师乃大学之本,名校之源,“纵观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一批学术大师”。

申长雨还透露,学校今后除了邀请一些大师外,还将邀请一些学术领军人物、海内外的优秀博士、中科院院士等前来“加盟”。

郑州大学自2003年以来,每年从海内外引进近150名优秀博士,全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600多人。目前已有309位教师成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89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2位教师当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未来,将有更多像“一氧化氮之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弗尔德·穆拉德教授,“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这样的世界级大师给郑大学子直接授课。

如何优化人才结构 2015年研究生与本科人数比将达到1∶2.5

“11年前,郑州大学合校之初,研究生人数仅有1200人,与本科生的比例是1∶20。”申长雨说,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成为当时制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申长雨说。

郑大研究生在全校学生结构中的分量逐步提高。研究生年招生数从2005年的3291人增加到2010年的4177人,在校生数从2005年的8289人扩大到2010年的13000多人,培养的毕业生达到12183人,郑大已进入全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大校行列。

日前,郑大通过了《郑州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稳定硕士生招生规模,努力加大博士生招生规模,到2015年,使在校研究生规模逐步达到1.6万人左右。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力争研究生与本科人数比达到1∶2.5。

郑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已经实施3年,允许有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招收导师全额资助制博士生,目的就是要让导师明确责权利,更好地指导学生搞科研。

如何服务社会 “立地扎根” 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

哈佛校门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

汲取底蕴深厚中原文化与文明的郑州大学,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而申长雨用“顶天”来比喻郑州大学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立地”则比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近年来,郑州大学已经为社会输送了本专科生和研究生20多万人,其中有70%左右都在河南工作。”申长雨说,尤其在医疗、化工、电力、新闻传播和党政管理等领域,郑大“立地扎根”,为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申长雨说,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大学将立足本省实际,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郑州大学钟香崇院士针对我省高铝矾土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低这一现状,主持开展高铝矾土开发利用研究,使河南省铝矾土资源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主持的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为小麦品质改良和产量提高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我们要做好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积极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郑永扣说,郑州大学要按照中原经济区规划纲要的要求,重新定位,建设一流的学校,以一流的业绩,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