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心通桥|政务集群|健康|旅游|彩票|教育|思享汇|拜祖频道|名企|房产|财经|郑州日报|郑州晚报
搜索
心通桥首页 百姓服务区 查看内容

信义老人:近半个世纪的“还债”故事 温暖着冬天

2012-12-10 10:58| 发布者: 张丽巧| 查看: 4107| 评论: 0|来自: 中原网-郑州日报

摘要: 雷福亮拿着老人还的五十元钱,感慨颇多 老人家境贫寒 不谈归还的借款贫困阻挡还钱路49年的诚信坚守雷福亮登门退利息
 
上门还款的“陌生人”
11月24日,一老一少来到上街区人民医院,见到工作人员就说,“我要找雷福亮”。
看到风尘仆仆的爷孙俩,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说,雷福亮有病在家休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
“我是来还欠他父亲的钱的,请把这50元钱转交给雷福亮。”还没等雷福亮的同事询问清楚,老人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50元钱,放到了其同事的手里,“这对我很重要,请一定转交。”
老人还留下了一张简易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密县白寨公社史沟村庙上组”、“史立法”和“欠其父20元”等字样信息,以及一个手机号码。
一连串问号在雷福亮的同事心中待解。雷福亮的父亲1998年去世,距今已经14年了。上门还款的“陌生人”是谁?为什么还款?
11月26日,雷福亮病愈上班,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张留言,拨通了留言纸条上的陌生号码, 方才知晓,带领孙子上门还款的老人叫史立法。
不谈归还的借款
1958年,雷福亮4岁,家里住进了一位陌生叔叔,他就是史立法。那年,史立法和雷福亮的父亲雷龙池同在上街的二十里铺村耍手艺过活儿,相识的时候俩人才都20岁出头。“我擅长修眼镜、修钢笔、修锁,他擅长修秤、修磅,一天能赚个块儿八毛的。”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史立法记忆犹新,“他比俺大,俺都喊他哥,俺哥真是一个好人。”因为日子都过得十分清贫,为了替他省下租房子的钱,热心的雷龙池邀请史立法到家里居住。
1960年,史立法离开了上街,来到郑州市区耍手艺过活儿。俩人从此分开,没有了音信。
1963年夏天,舍不得租房的史立法在路边过夜,家当一夜之间没有了踪影。懊悔的他蹲在路边直想掉泪:“这些家当就是我的命,一家老小还指望着它吃饭呢。”他在郑州街头寻找了两天两夜,没有任何结果。
身上仅剩2元钱的史立法,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突然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人,他就是雷龙池,“他,一定会帮我”。
“哥,我的东西丢了,钱没了。”几年未见,没有一句寒暄,史立法开口向雷龙池借钱。雷龙池转身走进了屋里,不一会儿,雷龙池的爱人拿出了一沓一元两元的纸票塞到了史立法的手里。史立法数了数手中的钱,整整20元,他也没有说一句话就离开了。
回忆到这里,史立法轻微地仰起头,望着天花板,若有所思:“当时的20元,要攒上好几年,但我们都没有说还钱的事,都是在凭心做事。”
贫困阻挡还钱路
有了这20元钱,史立法重新看到了曙光。他重新置办了简单的家当,鼓着劲好好干,快点攒钱还给雷龙池。
然而,天不遂人愿。1963年,父亲在家病故,史立法急忙赶回了家,至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新密,还钱的事也随之搁置了。
史立法的家是两间土窑洞,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决家里负担,弟弟当了兵,妹妹嫁了人。“即使这样,家里还是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史立法叹了口气。
“这49年来,他就叨叨着这件事,已经成为他的思想包袱。”史立法的老伴最了解丈夫的为人,脸上露出心疼的表情,“家里过得实在是太苦了。这些年,4个孩子中,2个女儿都是初中肄业,大儿子是小学毕业,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才还,也没有见到大哥最后一面,他遗憾得不得了。”
49年的诚信坚守
最近几年,史立法的身体越来越不如从前了,他更加惦记着这笔借款——有生之年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亲手把欠款还给雷龙池,当面谢谢他的恩情。
11月24日,史立法一大早就起床了。他心里算着一笔账,究竟该还多少钱?
“当年20元可以买50斤麦子,现在50元可以买50斤麦子。”用庄稼人的思考模式,史立法把一张50元钱小心翼翼地装进了内衣兜里,带着小孙子出发了。
他们先乘坐公交车来到郑州,又从郑州转乘公交车来到上街,这是他阔别49年后再次来到上街,凭着记忆寻找雷龙池。
终于,在罗寨村口,他从一位老者口中得知一个噩耗:雷龙池早已过世。老人顿时伤感无言。
雷福亮登门退利息
替父亲接收了50元欠款的雷福亮,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11月29日,他在病中坚持驱车来到史立法家中看望,和史立法一同缅怀父亲的旧事,一聊就是三四个钟头。
昨日,雷福亮跟随记者再次来到史立法家中看望,从兜里掏出30元钱,坚持退还给史立法。他说,20元钱将作为永远的纪念留在身边,但这30元的利息不能要。两人相互推让许久,史立法“倔”着拒绝了:“这是我的心意。”
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吃了一顿团圆饭,照了一张团圆照。顿时,农家小院里暖意融融。
编后
76岁的史立法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无言的承诺:做人要诚信。
是什么让他将此事记挂心头49年,历经波折不放弃?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念。
在一些人看来,20元是个小数目,但在史立法老人心中,却是一个不能放下的承诺,是一生不能动摇的道德坚守,其散发的光芒让我们为这位平凡的老人感动。
不论社会如何变迁,正能量始终在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在传承。在这场持续49年的道德坚守中,诚实信义在两家人两代人身上相传。
让我们向这位平凡的老人致敬。
作者:编辑:张丽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