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沙岗公园自1928年至今,90多岁了,为郑州人们带来多少记忆。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缮改造,目前绿树成荫,是郑州市不可多得的城市绿肺之一,每天来此游玩的群众成千上万。仅每日固定在此晨练的老人、散步的群众、做活动的商家,人数不下数千余人。可是,要进入碧沙岗公园,着实不方便。
西门在几年前修建了一座人行天桥,确实在不影响交通压力的同时,方便了群众,但,这一座人行天桥,真的是远远不够。请有关部门到北门、西花园门、南边入口看看,北边是建设路,西边嵩山路,南边中原路,都是主干道,车速极高,由于公园的地理位置,90%以上的群众需要从马路对面到达入口。市政为方便群众确实想了办法,在隔离带中间开了人行道,但这人行道走起来,真是险阻重重。
郑州有车一族的素质,真的不敢恭维,当看到人行道边有人时,不是减速慢行,而是猛踩油门猛打闪光加速通过,这种司机,超过8成。去公园的群众,需要度过三道坎,第一重,冒着生命危险从马路这边走到马路中间隔离带区,第二重,在隔离区等待两边急速而过的机动车有所减少,而得以走到马路对面,这还没结束,第三重,从自行车道闪着笛声呼啸而过的电动车的气势不亚于马路上的机动车。
我们不能指望有车一族素质的飞速提高,我们只能指望能够在公园周边各个路能够在想想办法,出出主意,给去公园的群众切实带来点方便。不需要高耸的人行天桥,残疾人怎么上的去?不需要昂贵的地下通道,只需要加装个人行信号灯足以。给那些飞速而过的轿车司机们、电动车司机们提个醒,注意一下生命通过,请尊重生命!
郑州市发展太快了,快的有些肥胖,如同这种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太多太多,希望政府在大手笔大建设时候,多多关心一下这微不足道的小投资。小投资确是大民生。如同这般的路口,我相信郑州市还有太多太多,在保障了车辆通行的同时,人,这实实在在的人,该往那里走。
建设路中间,空军学院,南北相隔,中间特意开了通道,设了信号灯。每天的通行率只是碧沙岗公园的百分之一。拥军爱军是地方政府和人民该做的,这无可厚非。但是,能不能把他们的经验,给老百姓也适用一下,方便一下周边的百姓?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