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幼儿园的集体婚礼大惊小怪 1月14日,郑州晚报刊发郑州一“幼儿园”为孩子们举办了集体婚礼的报道后,迅速引发全国关注,微博和论坛上,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反对和质疑者大有人在。 大家质疑和反对的理由是会给孩子们的婚恋观和忠贞观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认为涉“性”比较敏感。我个人认为这些人多虑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举行的婚礼只是比较正式的过家家而已,与“性”更是扯不上边。 首先,幼儿园给孩子举行集体婚礼不仅不会给孩子的婚恋观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让孩子们更有责任感,满足了孩子们照顾对方小朋友的欲望,每个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都会经历婚礼敏感期的时候,我相信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人在孩童时期也曾经有过“我好喜欢某某,好想和某某”结婚的念头,这是人的本能,人成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必经阶段,正确引导比刻意压制更能给孩子的婚恋观带来好的效果。 其次,孩子一段时间喜欢和这个小朋友玩,过一段一段时间和那个小朋友玩,这也是很正常的事,不止是小孩子,就算是大人也会有和一个朋友交往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合适,慢慢地渐行渐远的情况发生,古人不还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吗,怎么到了纯真的孩子身上,大人就觉得影响到忠贞观这么严重了呢,真正影响到孩子婚恋观和忠贞观的应该是生活中大人们在对待婚姻和爱情的言行举止吧。 至于涉“性”的说法,更是无稽,这里不讨论孩子是不是有性的本能,也不讨论孩子在说“我爱你”的时候是不是考虑到了“性”。真要讨论下来,可以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开始长篇累牍的说起,我只简单的说,孩子是最纯真无邪的,他们无论是拥抱还是亲吻,无论是光肚肚还是光屁屁,都是从心底爱的流动,是最自然地状态,完全不涉及大人们严阵以待的涉“性”,不健康,不文明之类猥琐的思想。 当然,这个幼儿园为这么多孩子举行集体婚礼,组织的有些刻意了,不论从服装上还是从形式上更像是在满足大人未实现的愿望,想当然地想一次性解决所有孩子的婚恋敏感期的问题,但是这种形式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这是一种探索,是比在孩子对妈妈说“我喜欢某某”时得到妈妈训斥和不理不睬的一种进步,是值得鼓励的。只要是有孩子,并且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的人是不会简简单单的就将孩子们的婚礼和婚恋观、忠贞观、“性”联系在一起并且大加斥责的。 最后我想说个苏轼和佛印的故事: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苏轼很得意,苏小妹冷笑着对哥哥说,参禅讲究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