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丞相寇准墓,位于巩义市西南五公里、芝田镇寇家湾村东岭上。
寇准(公元 961~IO23年),宋华州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北)人,字平仲,太平兴国进土,授大理评事, 直史馆,迁枢密直学士,敢于冷谏,太宗赵光义将他比为魏征。淳化初年任枢密副使,不久升同知枢密院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知开封府,拜同中书门下手章事。当时契丹不断侵扰边境,宋兵屡战屡败,大部分大臣不惜丧权辱国,求和辽邦,独寇准坚决主张抗敌。景德元年(公元1OO4年),辽圣宗和肖太后,以2O万众向北宋发动了大规模 的侵略战争。北宋朝廷上下惊恐万 状,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逃亡,迁都金陵。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逃往成都。寇准则异常镇定,主张抵抗,力劝真宗御驾亲征。朝中主战派支持寇准。真宗无奈,才勉强率三军至膻州(今濮阳市)抗击辽兵。在寇准的指挥下,击败了辽军,辽大将萧达览也被打死,辽军败北,宋军打了胜仗,投降派鼓动真宗,借口"屈己安民",不顾寇准的强烈反对,同辽签订了和约。北宋每年向辽 贡银1O万两,绢20万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寇准生性耿直,品德端方,不巴结权贵,不彻私情。他在相位期间,特别讨厌那些趋炎 附势,拍马溜须的家伙。副相丁谓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此人得势以后,不是竭诚效力国事,而是专一结交权贵,勾结太监,谄害忠良,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有一天丞相官署设宴,寇准在吃饭时,胡须上沾了几个米粒。丁谓见后,就赶紧走上前去,亲自用手将米粒拭去。在座许多官员都窃笑丁谓的馅媚。寇准对此更加讨厌,便对丁谓说:"这是参政大臣应该干的事吗?"把丁调说的面红耳赤,从此便忌恨寇准,总想找机会陷害他。不久真宗患了病,刘后乘机干预朝政,这违犯了祖制,寇准便向真宗建议,请太子监国。丁谓得知此事,以为报复的机会来了,就跑进宫去向刘后告密,说寇准要扶太子登基,阴 谋推倒皇帝、皇后。刘后一听大怒,罢了寇准的官,先后贬为相州(今河南安阳)、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丁谓认为还不解恨,再进谗言,于是寇准再次被远滴雷州(今广东省海康县)作司户参军。丁谓又派了杀手,在半路上截杀寇准。寇准虽然脱险,但 心灵上和肉体上的打击,使他心力交瘁,心情抑郁,百病缠身,不久即病死于雷州。此时丁谓已被贬崖州。仁宗皇帝登基,给寇准平反昭雪,溢日忠愍。依据他生前遗愿。将其灵枢运回河南,并特许陪葬于永定陵之侧 。
据说寇准墓原在寇家湾村外的洛河边上,墓家高大,墓旁是官大道。宋以后的官员路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表崇敬。清乾隆时,地方官嫌麻烦,借口寇准墓近洛水,有被水淹的危险,奏清清廷,将其墓迁到寇湾村的东北岭上。
墓家原高约3米,墓前碑刻"宋寇莱公墓",为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巩县知县陈佝立石。墓前原来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数件,可惜IO年浩劫中墓冢被夷为平地 ,墓碑也不知去向,石造像仅存一石虎二石羊倒卧在地边。寇准墓数百年来未被洛水冲走, 却被"文革"这股洪水冲的无影无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