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通桥 - 郑州社区直通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守敬与登封观星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6:33:4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元朝,郑州管辖管城、荥阳、汜水、河阴、原武、新郑、密县、荥泽八县。受连绵不断战火的影响,中原地区农业遭到了巨大破坏,土地大片荒芜,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发展农业,掌握季节变化,改进历法,由郭守敬、王旬主持,在登封告成镇建造了全国天文观测中心——观星台,这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地方建制进行改革,实行省、府、州三级制,郑州隶属开封府。为改变中原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农业衰退的局面,明王朝在河南设置司农司,专管垦田事宜,并出台了许多奖励垦殖的政策,郑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明朝末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波及郑州地区。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等十三家农民起义军集会荥阳,商讨对明作战的方案。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向”主张,得到大家赞同。之后,高迎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在豫、川、陕之间与明军作战。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攻破郑州城,给明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清朝时期,郑州曾两次升为直隶州(直属于省,与府平级或略次子府,一般辖有县),下辖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

我国是世界天文历法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取得的天文学历法成就举世瞩目。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郑州登封兴建的观星台及编著《授时历》,在世界天文历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郭守敬,宇若思,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郭荣精通天文、数学、水利,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学者。耳濡目染,使郭守敬从小就对科学知识有浓厚兴趣,20岁时就制作出了一台非常精确的铜质莲花漏(计时器)。后来,他把这个莲花漏献给了元世祖忽必烈,深得赏识。又因他通晓水利,元世祖任命他为都水少监(水利官员),由此郭守敬走上了科学发明的道路。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掌握四季时节气候变化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设立专门机构,改进历法,郭守敬、王圭等人被指派负责此项工作。他们在东起朝鲜半岛,西至河西走廊,北到西伯利亚,南达南中国海范围内,建立了27个天文台和观测站。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来到登封告成镇。历史上周公姬旦、南宫说、姚玄、一行等先贤都以此地为大地中心,测量日影,验证季节时令的变化,经过一番考察,郭守敬决定在这里建设一座中心观测台。他亲自设计建台方案,率领众人在“周公测景台”旁建起了自己的“观星台”,即现在的登封观星台。观星台为砖石结构建筑,由覆斗状的台体和石圭(gui)组成。台上是观测星象和计算测量数据的场所;石圭又称作“量天尺”,是测量水平的仪器,它由台北向外延伸31.2米,上面刻有水流渠。太阳照在观星台上时,根据日影在石圭上的长短变化,可以划分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四季节气。观星台为郭守敬观测天象、编订新历法提供了大量数据。至元十八年(1281年),郭守敬主持的新历法终于编制完成。按照古籍《尚书》里的“敬授天时”这句话,元世祖忽必烈把这部新历法定名《授时历》,意思是告诉老百姓日月时光,不错过耕农的好时节,忽必烈还诏令天下,全国正式实施《授时历》。《授时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中,郭守敬推算出一年为365.2425日,与现代天文学家用精密仪器测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与世界许多国家使用的格利高里历(即公历)分秒不差,而《授时历》却比格利高里历早了三百年。除了编订新历法,郭守敬还研制、改进了许多天文仪器,如简仪、仰仪、候极仪、高表、悬正仪等,在当时都曾广为应用。登封观星台是中国现存完好的最早一座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之一。观星台旁还有一处古迹“周公测景台”,建于唐代开元十一年(723年),又名“八尺表”,俗称“无影台”,它为青石制作,由台座和石柱两部分组成,台座称“圭”,石柱称“表”,表上刻有“周公测景台”等字,是我国古代以“表”、“圭”量日影、验节令、计年的原始仪器。“周公测景台”相传是西周初年大政治家周公姬旦兴建东都洛阳,在此地进行天象观测而创建,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仪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心通桥 ( 豫ICP备16000548号 )

GMT+8, 2024-11-23 10:09

Powered by 中原网

© 2011 zynews.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