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城市高架路在短期解决交通拥堵方面能“立竿见影”的话,那么在稍长的一段时间后高架路又会变得不那么通畅了。上海的内环线高架路建成不过十年时间,如今在限制车辆上高架,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变成“高架停车场”。其原因就是高架路与地面道路交通效率差距悬殊,导致高架路上过分集中,无法及时疏解高架路上的车流。城市的发展是否非要经历城市高架路的建设阶段?
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徐道钫指出:高架路首先带来的是对城市环境问题的矛盾和挑战。以上海为例,尽管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日后的噪声将给沿线居民带来“搔扰”,建高架的地面道路绝大多数路幅都在50米以上,上下匝道处达60至70米,但沿路居民仍然难以忍受令人烦恼的“70分贝”。高架两侧增加的噪声屏障,只是起到心理上的安抚作用。更为尴尬的却是在地面,由于地面条件相应改善后,车辆数量大大增加,高架等于在上面加了一大块盖板形成箱型,噪声、废气在内回荡。其次,庞大的高架雄踞城市,使本来并不宽阔的道路更加局促,与现代化城市景观建设相悖。纵观国外许多现代化城市,大都保留固有的城市格局,如巴黎中心城区,至今仍保持旧有城市形象,而不直接改造原有道路风貌,更不搞高架道路,而是将发展大运载量的地铁和轨道交通作为主要手段,像这些保持着良好生活质量的城市,还有伦敦、汉堡、阿姆斯特丹等,谁能说它们落后?
我国应大力发展有大运载量的地下交通设施,“宁钻地下,不抢空间”。因为,新世纪评价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环境和景观。在一些富裕国家,甚至将环境条件止升到第一位。如日本大阪自1995年起已不再修建新的高架路。我们也切莫错将高架道路这种“高大全”式的设施当作现代化城市的“标识”拼命加以扶植。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俞孔坚教授说:我们应本着人性化来建造城市和城市道路。在城市中心建设高架快速汽车干道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理论上可追溯到柯布西矣的快捷城市理想模式,实践上美国从东海岸的纽约、波斯顿,到西海岸的洛杉矶等各大城市都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国内上海和广州也有可以称为经验和教训的实践。而正当美国人耗巨资拆除高架路并将其转入地下的时候,国人却把这当作“现代城市”的成就大为宣传,乐此不疲。所以城市建设和决策者们有必要对此问题有更为超前和长远的考虑。俞孔坚教授认为,首先必须从观念和认识上解决什么是现代化的城市,城市为谁而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城市形态是什么样的。建设城市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可居住的、向着基于公共交通和步行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必须理解城市街道的意义和功能。城市街道绝不仅仅是用以车辆流通的,它还有许多使城市成其为城市的更有意义的功能,而高架道路则恰恰毁灭了这些意义。
第一、城市街道是难得的绿色通廊,有限的城市开放空间和阳光使街道成为忙碌的上班族接触绿色和阳光的地方。高架桥沉重的阴影则将城市有限的阳光和绿地抹去。
第二、城市街道是城市机体最活跃的结构,是城市生活最动人的公共空间,高架道路则在遮去阳光的同时,也为社区之间和市民之间的交流投下了阴影。
第三、城市街道是人们体验城市景观和建筑艺术的视廊和走廊。高架道路无疑是少女脸上一道疤痕,很难在人们心灵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四、城市街道是人们认识与认同于城市的关键元素,而这种认同是基于亲人尺度的景观体验的。非人尺度的、具有危险和压迫感的高架道路,将人排斥在外,很难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五、建设城市高架道路都要大大拓宽原有街道,而且选线不具有灵活性,修建过程中拆除重要历史建筑、破坏沿线历史人文景观、破坏历史街区生活氛围的事情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两位专家的观点可以说是对建造高架路权威的评判,不少地方还在急功近利地看好城市高架路的建设,是否应该从新审视自己城市的总体规划了。 |